你的位置:香格里拉娱乐 > 最新动态 > >简论对联的传统文学属性
热点资讯
最新动态

简论对联的传统文学属性

发布日期:2024-10-14 19:15    点击次数:97

图片

图片

知多少

图片

中国传统文学指从公元前11世纪,即《诗经》中最早的诗篇出现起,直至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的中国古代(含近代)文学。依发展顺序,中国传统文学可分为先秦文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辽宋金元文学、明清文学等几个大的阶段。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指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因此,我们谈到中国传统文学,一般都会想到诗词曲赋、散文、戏剧、小说等不同的文学形式。

对联作为出现在宋代前后,繁盛于清代中后期的一种文学形式,在以往的传统文学研究中很少被提及。究其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联主要被作为一种实用性文体而使用,诸如春联、贺联、挽联、题署联等,很多作者往往创作用于具体使用之后也并不收录,因此很多文学大家在他们的文集中都并未将对联作品列入。当然,其中也有个例,比如曾国藩作为晚清名臣在文学上极有造诣,他提出“以精确之训诂造古茂之文章”。而他对写联一道也非常热衷,他甚至说过:“吾身后文采博世,余可未必,但《楹、挽联》一书,必定流传。”梁启超在《苦痛中的小玩意儿》一文中也说:“楹联起自宋后,在骈俪文中,原不过附庸之附庸,然其佳者,也能令人起无限美感。”可见,对联在中国传统文学的行列中,也并不完全是“小透明”。

从对联产生和发展的时间来看,对联毫无疑问属于中国传统文学范畴。那么,笔者就从几个方面去剖析一下,看看对联是否具有传统文学的属性。

第一,形式。

楹联者,对仗之文学也。对联最本质的特征是对仗,上下联以“对偶”的形式互为依托而存在。而对偶这一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出现非常早。《声调谱》作者赵执信明确指出:“两句为联,四句为绝(句),始于六朝,元(原)非近体。” 刘麟生在《中国骈文史》中说:“古今作对之法,《诗经》中殆无不毕具”。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郑风·子衿》)“山有扶苏,隰有荷花。”(《郑风·山有扶苏》)等。到后来的骈体文、律诗等文学形式中,对偶更是作为非常重要的形式要求被加以运用。而对联便是充分继承了传统文学中“对偶”的这一形式并将其充分发扬光大。饶宗颐先生曾说,对联是“简化的诗”,是“诗的缩影”。

第二,表达。

中国传统文学的主干部分是诗文,而对联在表达方面的要求与诗文契合度非常之高。民国陈干卿所著《古今名联选注附联语作法》一书中,将联语格调分为诗词格调、文章格调、白话格调。秦同培《撰联指南》的分类与其基本相近。陈干卿在书中说:“联语格调,自以诗格词格为正宗,他则其变调也。……联语既由长短句蝉蜕而出,则亦未尝不可以文入之。此联语所以又有文章一格也。此法创自曾湘乡,桐城吴挚甫踵为之。晚近南通张季直尤喜作有文章面目之联。然此境殊不易为,盖必运之以大气,纬之以才思,佐之以矫健之笔,而尤贵有真挚之情以为之质,乃有可观。”因此,对联创作在表达上,与诗词古文源出一脉,并无二致。无论是拟情状物,还是用典比喻,均要求做到继承传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文心雕龙·神思》)而对联语言风格中的白话、甚至现代口语等格调,则是对联在不同时代融入当时的语言风格而“与时俱进”的发展。试举几例,读者可自行品味联语中的“格调”。

莫干山(朱荣军)

云水洗尘劳,万绿荫中卧听雨;

烟峦开远抱,一青峰顶坐谈天。

蝴蝶泉(刘丽红)

仙袂下瑶台,浣泉气朝曦,款款穿织千丈锦;

吾身生舞羽,共飞花脱叶,旋旋直上九霄云。

石(杨志峰)

或扬成坚忍,或抑作愚顽,然我持万古初心,何劳置喙;

可上补玄穹,可下填沧海,纵身负千般剧任,犹恨回头。

第三,思想。

关于中国传统文学的思想内容,“诗言志”和“文以载道”这两说可以作为代表。总的来说,文学作品要表达个人的志向,发挥它的社会价值,要有“思想性”。而这一方面,对联作品在立意方面的要求丝毫不弱于诗文。早在对联繁盛的清代,很多作者创作的“应制”而用的对联作品就已经表达很浓重的情感抑或很深刻的思想内涵。诸如:

安庆大观亭(程文炳)

片土寄忠魂,听槛前万马江声,滚滚惊疑征鼓动;

孤城销战气,指窗外二龙山影,苍苍飞入酒杯来。

挽乳母(曾国藩)

一饭尚铭恩,况保抱提携,只少怀胎十月;

千金难报德,论人情物理,也应泣血三年。

今人很多联作的题材跟视角则更加丰富与扩展。诸如:

头发(莫非)

若春云来马嵬坡前,隐隐何堪柔绕指;

拟秋草立岳家坟上,苍苍犹作怒冲冠。

李白与马(细雨沾衣)

浮生本天地之尘,十万里被发行吟,不溺于心,则溺于俗;

君子有达穷之惑,一百年与时俯仰,世无伯乐,敢谓良材?

这些对联作品,无论从文学性还是从思想性上看,都可谓是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学土壤里开出的富有生命力的花朵,不能否认,它们是对中国传统文学优秀的继承和发扬。

因此,在笔者看来,对联这一文学形式从来都未曾脱离开中国传统文学的属性而单独存在。不仅如此,它更是中国传统文学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在当下“传统文学影响力日渐式微”的观念中,对联反而因其颇具“实用”价值迸发出新的生命力。至于如何评价一幅作品是否是优秀的对联作品,笔者认为无外乎还是要从上述中国传统文学属性要求的几个维度上去衡量。简言之,一副对联能够做到形式工稳、表达得体、立意不俗,应该就能称之为一副优秀的作品了。

(该文发表于《对联》杂志2024.9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上一篇:2024年10月14日全国主要批发市场板栗价格行情
下一篇:成语故事85:便宜从事丨萧何长期居后理政,坐镇关中堪称贤内助